一、简介
新安源银毫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特产,产自黄山南麓和新安江源头。作为新安源有机茶的代表性极品,新安源银毫主要供国内市场,并部分出口。这里群山环绕、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独特的生态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新安源银毫茶叶具有无与伦比的品质。茶叶采摘严格,精选一芽一叶,通过精湛的工艺处理,包括杀青、理条、整形、初烘等步骤,形成了这一精品茶。二、品质特征
新安源银毫外形如银针,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清爽,花香幽雅,回味甘甜,唇齿留香,令人神清气宁。其干茶条索紧实、匀整,覆盖着细密的白毫,色泽墨绿,充满生气。冲泡后的茶汤明净透亮,带有淡黄色,叶底均匀柔软,极具观赏价值。茶香清新持久,具有浓郁的熟板栗香,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实为茶中珍品。其无论是外形、香气、口感都堪称一流,深受茶客喜爱。新安源银毫不仅是当地茶文化的代表,也是高品质绿色有机茶的典范,反映了黄山地区自然环境与传统制茶工艺的完美结合。
三、冲泡方法
1.活煮甘泉:用活火煮沸壶中泡茶之水。
2.银毫亮相:将茶叶放置到茶荷上让客人观赏。高档银毫茶叶挺秀,毫显苗峰,银绿隐翠,鲜活亮丽。
2.银毫亮相:将茶叶放置到茶荷上让客人观赏。高档银毫茶叶挺秀,毫显苗峰,银绿隐翠,鲜活亮丽。
3.沐浴温杯:用热水再次清洁茶杯,同时提高杯温,使之最大限度挥发茶的香气。
4.峰降甘露:冲泡高档银毫采用中投法,先将90℃的热水倒入杯中,水量约60毫升(占冲泡总水量的1/3)。
5.银龙入宫: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拨入茶杯中,一般为4克茶。
6.甘露浸润:右手执杯,左手托底,轻轻摇杯促使茶与水充分融合,加速茶芽吸水舒展。
7.鉴香别韵:此时的茶已显出勃勃生机,新安源银毫特有的兰花香或熟板栗香气渐渐飘出。
8.高山流水:用凤凰三点头法,执壶高冲,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均匀茶汤。同时也蕴含着三鞠躬的礼仪。
9.香雾扑面:茶汁逐渐浸出,汤色嫩绿明亮,轻轻推动杯身,高长的香气扑鼻,需细心品味。
10.品啜玉液:新安源银毫的色香味形,令人赏心悦目。在细细的品啜中,感觉甘爽润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四、等级标准
极品、特级、1级、 2级、3级。
通常极品、特级称之为高级新安源银毫;1级、2级、3级称为普通新安源银毫。
五、获奖荣誉
2001年先后获“中国黄山十大名茶”、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银奖等殊荣,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内外市场销售看好。
2004年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2005年被评为08北京奥运推荐用茶;
2006年获安徽省十大创新品牌名茶;
2006年荣获中国国际茶文化节获金奖;
2009年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09年被安徽十佳名产大众评选为“安徽十大名茶”;
2010获上海世博会安徽代表团指定用茶;
安徽省科技成果证书及黄山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5年被评为08北京奥运推荐用茶;
2006年获安徽省十大创新品牌名茶;
2006年荣获中国国际茶文化节获金奖;
2009年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09年被安徽十佳名产大众评选为“安徽十大名茶”;
2010获上海世博会安徽代表团指定用茶;
安徽省科技成果证书及黄山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六、产地环境
右龙村位于三江(新安江、钱塘江、富春江)源头的六股尖脚下,与江西省浮粱县接壤,由于这里“晴日早晚遍地雾,雨天蒙蒙满山云”的独特气候,特别适合茶叶生长,近几年,该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有机茶,目前经国际机构正式颁证的有机茶园有1200亩,被誉为中国有机茶村,早在2006年该村光茶叶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成为休宁县乃至黄山市有名的富裕村。
安徽新安江源头地处休宁县境内,黄山南麓、新安江源头,有茶园近3万亩,境内群山环抱,植被茂盛,水质清纯,土壤肥沃,茶叶生产具有独特的天然生态环境,拥有休宁县也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茶基地。
茶区山高谷幽、 林深叶茂,水分土壤空气一流,生态优异, 育就的银毫茶,紧秀挺直、苗锋毫显、绿翠 鲜活、香高味爽。自创制面世以来,深得人们喜爱,多次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获金、银奖。
茶区山高谷幽、 林深叶茂,水分土壤空气一流,生态优异, 育就的银毫茶,紧秀挺直、苗锋毫显、绿翠 鲜活、香高味爽。自创制面世以来,深得人们喜爱,多次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获金、银奖。
七、采摘标准
这是创新名茶,采摘清明前后的一芽一叶鲜叶,要求做到三个一致,即“大小一致,老嫩一致,长短一致”,每500克芽头在3000个以上。其精制包括手工拣剔、杀青、揉捻、炒制理条、烘培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鲜叶要求每500克芽头在3000个以上,成条色泽墨绿,有白色绒毛覆盖,条索匀实、紧结、挺直,锋毫显着,汤色明净、透亮,略带黄色,叶底均匀明净柔软,为茶中珍品。
八、加工工艺
1.杀青
每锅投叶量为0.5~0.6kg,下锅温度140~160℃,经2~3min后锅温降至90~100℃,继续杀青4~6min。当鲜叶由鲜绿色变暗绿色、发软、手握成团、松手自然散开、失水率在46%左右时,达杀青适度,起锅摊凉。
每锅投叶量为0.5~0.6kg,下锅温度140~160℃,经2~3min后锅温降至90~100℃,继续杀青4~6min。当鲜叶由鲜绿色变暗绿色、发软、手握成团、松手自然散开、失水率在46%左右时,达杀青适度,起锅摊凉。
2.揉捻
采用手工揉捻。手势为双手握茶团,交叉用力向前推揉,压力掌握轻—重—轻,边揉边抖,及时散热,并保持芽叶完整,用时3~5min。
3.整形与提毫
锅温为80℃左右,投叶量约0.3kg,先采用抖散翻炒,手势要顺一个方向,当部分水分散失后,锅温降至50℃左右,开始做形。做形手法为双掌合搓,边搓条,边理条,反复进行,将茶条搓紧搓圆,然后甩条,边理边甩,再采用搭、挤、理手法,使条索紧细匀直,当茶坯达八成干时,开始提毫,到白毫显露为止。整个过程用时30min。
4.足火
采用低温长烘,温度掌握在50℃以下,烘时1h左右,到茶香扑鼻时下烘。
5.拣剔与包装
下烘茶叶经摊凉后,拣去杂物,筛去碎末,包装密封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