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茶叶网
黄山毛峰茶农直销-新茶上市

老谢家茶(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

首页 > 黄山茶叶 > 正文
日期:2024/12/15 21:20:42
一、品牌简介
老谢家茶是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品牌,其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黄山光明茶厂。创办人谢四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创新茶叶文化。光明茶业位于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黄山风景区南麓的富溪乡,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拥有优质茶园1.0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达3000亩,并获得了“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的授权使用。此外,老谢家茶商标被评为“安徽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价值。

在茶叶生产的现代化与机械化方面,光明茶业始终走在行业前沿。1994年,公司率先引进机械设备,研发出“机械法”黄山毛峰加工新工艺;2006年实现黄山毛峰清洁连续产业化生产。如今,光明茶业拥有超过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建成了集黄山毛峰传统技艺与智能化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确保了稳定的出品质量。此外,光明茶业还被评定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是黄山毛峰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老谢家茶

老谢家茶由谢氏第46代传人谢洪范于1910年(宣统二年)创立。1987年,谢氏第49代传人谢四十恢复了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并创办了黄山光明茶厂(2005年更名为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

谢洪范(1885—1929),谢氏第46代子孙,继承了家族的制茶技艺。他不仅擅长制作茶叶,还在经营方面颇具眼光,创造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茶秘笈。宣统二年,谢洪范将自家特制的“珠兰细芽茶”通过“祥馨永”茶号,送至清政府农工商部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参展。由于茶叶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荣获“银牌奖状”。

为了将老谢家茶推广至海内外,谢洪范在广州白云开设了“老谢家茶庄”,专营“老谢家茶”和黄山云雾茶。然而,1929年谢洪范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4岁。由于他的突然离世,广州的“老谢家茶庄”逐渐衰落并停业。但老谢家族依旧在富溪一带以种茶、制茶、售茶为生,制茶技艺也代代相传,直至谢氏第49代传人谢四十继续发扬光大。

二、公司简介
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位于黄山毛峰茶的发源地——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是一家集茶叶生产科研、示范推广与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安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并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行列。公司产品曾荣获省级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称号,并在同行业内率先通过QS认证、C标志认证及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拥有绿色食品茶园基地1.06万亩(其中包括0.3万亩有机茶基地),总资产达8000万元。现有员工168人,其中包括茶叶生产、加工、检验和营销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此外,公司还特聘三位茶叶专家教授负责茶叶科研和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的指导工作,始终保持在国内同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及企业标准,二十多年来,所有产品经国家质检总局市场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无论是制茶工艺、装备水平,还是生产与销售能力,均位居省内行业前列。

老谢家茶

在公司发展的二十多年里,黄山光明茶业在黄山毛峰茶行业创造了多个“首创”记录:
1987年,公司在徽州区首家创办私营茶厂;
1993年,公司率先发动茶农在清明前采摘鲜叶;
1994年,公司首家引进黄山毛峰机械加工设备;
2009年,公司创始人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传承人称号。

老谢家茶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山光明茶业持续加大投入,致力于发挥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黄山毛峰茶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并助力广大茶农走向致富之路。为此,公司先后进行了多个重大投资项目:

黄山毛峰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资4000万元,在徽州经济开发区建设了黄山毛峰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占地30亩)。该基地主要用于黄山毛峰传统技艺传承、产品展示、茶艺展示厅、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以及黄山毛峰精深加工车间等功能的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开工,2012年3月投入使用。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收集了大量传统徽州茶业制茶机具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并已于2012年4月获得省文物局批准并正式对外开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在徽州区富溪乡建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生产基地(占地35亩)。该基地包括黄山毛峰清洁化生产车间、综合办公楼和旅游接待设施等,项目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现已投入使用。

通过这些项目的推动,黄山光明茶业不仅致力于茶叶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也在助力地方经济和茶农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黄山毛峰产品
1.老谢家茶黄山毛峰国宾雀舌礼盒特级一等130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国宾雀舌礼盒特级一等130克

2.老谢家茶黄山毛峰古徽翠香礼盒特级三等300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古徽翠香礼盒特级三等300克

3.老谢家茶黄山毛峰一级谷雨兰香75g/罐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一级谷雨兰香75g/罐

4.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宗师茶60克/罐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宗师茶60克/罐

5.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罐装250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罐装250克

6.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老树茶罐装75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老树茶罐装75克

7.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一等富溪雀舌罐装50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一等富溪雀舌罐装50克

8.老谢家茶黄山毛峰一级谷雨兰香袋装250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一级谷雨兰香袋装250克

9.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清明芊芽袋装250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三等清明芊芽袋装250克

10.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一等富溪雀舌罐装75克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特级一等富溪雀舌罐装75克

四、品牌荣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度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安徽名牌产品、2014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安徽老字号等。

老谢家茶荣誉

五、发展历程
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至1982年,由于计划经济年代茶叶属于统购统销物资,老谢家族人在生产队生产的茶叶统一出售给洽舍茶叶收购站,由洽舍茶叶收购站运到歙县茶叶公司交付歙县茶厂精制加工,进行内销、外销。1983年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茶园分配到户,由茶农各家自产自销。

谢四十,谢氏嫡传49代,从幼年起就受祖辈制作黄山毛峰技艺的熏陶。1973年高中毕业即成为一名茶农,接受老一辈茶农的悉心教导,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了茶树的栽培、茶园的管理、黄山毛峰的制作技艺。

1987年在徽州区首家创办黄山光明茶厂,在继承黄山毛峰传统技艺的同时,将传统技艺制成的黄山毛峰毛茶,经过圆筛、抖筛、风选、机拣等工艺加工成精制黄山毛峰茶,并推向市场销售。

1993年注册了“千秋泉”商标,“千秋泉”牌黄山毛峰先后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1994年在黄山市首家打破传统的采摘规律,开始在清明节前发动茶农大量采摘鲜芽叶,并引进名优茶设备,综合黄山毛峰传统技艺成功开发机械化加工黄山毛峰新工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黄山毛峰的色、香、味、形。

2005年为了传承祖辈黄山毛峰谢家制法,注册了“老谢家茶”商标,2006年新建了黄山毛峰加工清洁标准化厂房,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又实现了黄山毛峰自动化、清洁化、环保化新工艺生产。为打造黄山毛峰精品,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山毛峰茶叶提香机”,2008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机在传统竹笼炭火慢烘的基础上,以木、竹原生态材质和热风原理将初烘后的黄山毛峰复烘提香,不但进一步提高了黄山毛峰的色香味形,且保持了黄山毛峰茶的传统风味。黄山毛峰绿茶的创新工艺,2010年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谢四十现为制茶工程师,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唯一传承人。

六、工艺制法

黄山,古代称黟山,其面积约1200多平方公里,位于歙县、太平、黟县、休宁等县之间。黄山以其巍峨奇特山峰,苍劲多姿劲松,清澈不湍山泉,波涛起伏云海“四绝”名扬五洲四海。黄山脚下的富溪、冈村、芳村、杨村等地散居着一个庞大的谢氏家族,总人口约2万人。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茶园零星分布在海拔近千米的高山深谷之中。茶树终日与野花、森林相伴,与山泉、山雀为伍,在云雾中呼吸,在霞光中成长,得日月之精华,高山茶树在原生态的理想环境中同生长,共繁荣。谢家传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原生态茶园,传承黄山毛峰传统采摘、杀青、揉捻、烘焙四大制法,生产的老谢家茶黄山毛峰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堪称茶中极品。

 

老谢家茶制作技艺

 

1.采摘:选晴天采摘。黄山毛峰分六个等级,特级一等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一般采摘时间为3月28日前后;特级二等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带有二叶初展,一般采摘时间为4月5日前后;特级三等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一般采摘时间为4月10日前后。一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带有三叶初展,一般采摘时间为4月18日前后;二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带有三叶,一般采摘时间为4月25日前后;三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一般采摘时间为4月底前后。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籽及杂质,以保证鲜叶质量。不同嫩度和不同档次的鲜叶分开摊放,分开制作。一般鲜叶簿摊在竹箔和竹席上,为保质保鲜,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2.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传统五桶锅,一般锅深在49厘米左右,锅温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温度要持续稳定。特级每锅投叶量为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见锅底有点泛红下锅炒,下锅后一般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速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鲜叶下锅后为第一阶段,一般每分钟40次左右;当杀青叶略失去光泽后为第二阶段,一般每分钟50次左右;杀青叶略显柔软为第三阶段,一般每分钟55次左右。在杀青过程中手势要扬得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便于杀青热气的散发,同时要捞得净(锅底净),撒得开(杀青叶撒满全锅)。当杀青至叶质柔软,叶面失去光泽,叶边感觉有点干燥,青气消失,茶香显露时为杀青过程结束,及时用锅刮将杀青叶起锅到箔篮内,进行下道工序揉捻。

 

3.揉捻:特级一等、二等、三等黄山毛峰在杀青过程即将结束时,继续顺锅抓炒,起到轻揉整形的作用,抓炒次数及时间以杀青叶达到所需条形为准,这时用锅刮起锅进行烘焙。一级、二级、三级黄山毛峰杀青过程结束,将出锅的茶叶及时放到揉盘上,分三道程序揉捻。第一道程序用双手掌将杀青叶抱住顺揉盘轻揉,揉至约40秒,双手撑松开,用双手弯曲十指将揉叶抖开,散发热气。第二道程序继续用双手略加力揉捻(加力程度视揉叶嫩度而定,以能达到所需条形为准),约至40秒,松开双手将揉团内、外揉叶抖开、抖均匀,此过程使揉叶形成条形作用。第三道程序继续轻揉,约至30秒,松手轻抖,该过程主要起固定条形作用。整个揉捻过程要求,揉捻速度宜慢,轻揉、加力揉、轻揉三过程用力都要均匀,松抖时要将揉叶抖开抖均匀且速度要快,以保持色泽绿润,芽叶完整,达到所需条形。

 

4.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三只烘笼和焙烘,每只烘笼烧明炭火上盖柴灰,用划火棒拨炭火盖面的灰来控制温度,一般初烘温度从高温到低温分三阶段进行,以烘顶温度为准,顺次从90℃—80℃—70℃左右。边烘边翻,每次翻叶间隔时间视每烘贴烘面的茶叶干燥度而定,当贴焙烘面的茶叶干燥时及时翻叶。翻叶要求,将烘叶聚拢,培烘面的叶要清净,双手弯曲十指,抖开抖匀烘叶,然后匀撒在焙烘上继续烘干,待烘叶含水率约15%左右时初烘结束,一般用力手抓能抓碎茶叶为准。初烘的茶叶薄摊在竹箔或竹席上(厚度3厘米左右),摊凉时间30分钟以上,起到茶叶叶茎内水分均匀透开的作用。将初烘摊凉后的茶叶进行足烘,足烘时每只杀青锅配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盖上燃烧尽的柴灰,柴灰厚度以不露炭火为准,一般烘顶温度在60℃左右。足烘时,茶叶适当要加厚一些,高、中、低档的茶叶厚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8-10笼初烘茶叶拼为1笼足烘,翻叶要求同初烘,但手势比初烘是要轻要慢,直到茶叶含水率低于5%足烘结束,一般用大母指和食指均匀用力压茶叶能全部碎成粉状为准。足烘后的茶叶经人工用竹箔簸去碎茶及茶片,即成黄山毛峰成品茶。

 

老谢家茶

 

、公司地址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迎宾大道118号

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八、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1004771104887D
工商注册号:341004000005806
经营状态:在营(开业)
企业机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成立日期:2005-01-14
法定代表人:王雪环
经营期限:2005-01-14 ~ 长期
注册资本(万元):6000 (人民币元)
登记机关:黄山市徽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经营业务范围:茶叶及茶叶深加工;茶饮料、代用茶、茶器具、纯净水的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销售;茶叶种植;茶文化交流;茶文化研学旅游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一篇:徽六(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没有资料
黄山毛峰茶农直销-新茶上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