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茶叶网
黄山毛峰茶农直销-新茶上市

天华谷尖茶

首页 > 茶叶知识 > 正文
日期:2024/12/27 21:37:08
一、简介
天华谷尖,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绿宝石,闪耀于安徽省太湖县这片灵秀之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还有个诗意斐然的别名 —— 南阳谷尖,扎根于安庆市太湖县的山水之间。回溯至明、清岁月,彼时所产的芽叶凭借超凡品质,被郑重列入户部贡品名录,“南阳谷尖” 之名威震皖西南,声名远扬。时光悠悠流转至一九八六年四月,在茶学界泰斗 —— 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它华丽转身,易名为 “天华谷尖”,开启了新的篇章。
岁月沉淀,荣誉加身。2015 年 12 月,原国家质检总局庄重落笔,正式批准 “天华谷尖” 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也就是备受瞩目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其传承发展筑牢根基,让这一古老名茶在新时代持续散发迷人魅力。

天华谷尖

二、品质特征
天华谷尖茶堪称特级炒青绿茶中的翘楚,从原料采制到制作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极为考究。它外形别具一格,仿若一颗颗饱满的稻谷,色泽翠绿欲滴,恰似被春日的朝露精心润泽。沸水注入,香气瞬间四溢,高长而悠扬,仿若携带着山间清风的问候;汤色呈现出澄澈碧绿之态,仿若一汪清泉,赏心悦目;轻抿一口,滋味鲜爽醇厚,在舌尖舞动,持久耐泡更是它的独特 “绝技”,数泡之后仍韵味悠长。叶底匀整嫩绿明亮,尽显生机活力。天华谷尖茶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爽气,为疲惫的身心注入活力,还兼具疗疾健美之奇妙功效,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珍贵礼物,让品茗之人尽享茶之美妙与健康滋养。

天华谷尖叶底

1.感官特色
形似稻谷,滋味鲜爽、醇厚,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匀整明亮。

天华谷尖汤色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8%。

3.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天华谷尖礼盒装

三、茶树品种
地方群体品种及适制天华谷尖的茶树品种。

天华谷尖茶树

四、获奖荣誉
1987年-1988年连续两年经省茶学会评为全省名茶;
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并多次在国际、国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
2002年3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茶;
2002年底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名牌产品;
2000-2002年连续3年通过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认定为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
2015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天华谷尖”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9年世界绿茶协会评比会上荣获金奖。

天华谷尖茶

五、产地环境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为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适宜种植茶树。

太湖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太湖县境内山峦叠翠,植被完整。十万亩花亭湖紧锁于群山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茶叶品质非常优异,是安徽省著名的优质茶产区。全县现有茶园5万亩,4万亩被认定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1万亩认定为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2007年全县共产"天华谷尖"71吨,产值1460万元。为保护发展"天华谷尖"品牌,县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天华谷尖"茶生产质量管理措施,注册了"天华"商标,制定了"天华谷尖"茶省级地方标准,并加大各方面投入,不断提高"天华谷尖"的质量,让这一历史奇葩更加光彩夺目。

六、地域保护范围
安徽省太湖县天华镇、刘畈乡、弥陀镇、北中镇、百里乡、牛镇镇、汤泉乡、寺前镇、晋熙镇、城西乡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天华谷尖冲泡形态

七、历史发展
太湖县早在唐朝就盛产茶叶,明、清年间所产芽茶列入贡品,县志《食货类》记载:“茶,饭茶多出上乡。”上乡者,长河之上游也,即现在花凉亭水库上游的山五区。据传历史上曾生产名茶“南阳谷尖”,后因战乱,民不聊生,以致失传。

《皖志综述》记载:“太湖山区产茶,以‘南阳谷尖'为最著名。西南香茗山,与望江县接壤,亦产佳茶。全县茶树所人,不减稼穑。太湖县因有皖河可以通航,直达长江,旧时为茶叶集散地。北宋设有‘太湖场',管理茶园生产和茶叶专买。淮南十三处山场的茶叶专买量,舒州太湖场一度占居首位。”

1986年4月中旬,在全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亲临指导下,太湖县农业局组织全县茶叶技术干部经过反复试制、审评,终于恢复定型了传统名茶“南阳谷尖”,根据陈椽教授建议,更名为“天华谷尖”。“天”意为山之高,“华”意为物之精,“谷”喻茶形又指时令谷雨。

天华谷尖茶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饮后,盛赞其“色碧、香清而味永”,挥毫提诗赞美:“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踪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

八、采摘标准
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摘单芽及一芽一叶鲜叶。

采摘天华谷尖鲜叶

九、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烘焙。

天华谷尖茶树

1.鲜叶摊放
鲜叶摊放于阴凉通风处,摊放时间4至6小时,含水率约为70%左右时杀青。

天华谷尖鲜叶

2.杀青
温度120至140℃,杀青叶以手握成团松手后散开,叶色变暗,光泽消失,稍带扎手感,但不能焦边为度。

3.烘焙
分初烘和复烘,初烘温度100至120℃。复烘温度80至100℃,复烘后含水量在5%左右。

十、专用标志使用

天华谷尖(南阳谷尖)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太湖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天华谷尖(南阳谷尖)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天华谷尖包装


上一篇:鸦山瑞草魁
下一篇:没有资料
黄山毛峰茶农直销-新茶上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