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工序。依各种黄茶闷黄先后不同,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干坯与湿坯对品质影响:含水量高低不同,在制品内部化学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据老青茶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渥堆效果比较分析:渥堆叶含水量在18%-28%之间,含水量每增加1%,渥堆时间可以缩短一天。
闷黄工艺
湿坯闷黄在杀青后或热揉后堆闷使之变黄,由于叶子含水量高,变化快。沩山毛尖杀青后闷堆,经6-8小时,即可变黄。平阳黄汤杀青后,趁热快揉重揉堆闷于竹篓内1-2小时就变黄。北港毛尖,炒揉后,覆盖棉衣,半小时,俗称“排汗”促其变黄。
闷黄工艺
干坯闷黄由于水分少,变化较慢,黄变时间较长。如君山银针,初烘至六七成干,初闷40—48小时后,复烘至八成干,复闷24小时,达到黄变要求。黄大茶初烘七八成干,趁热装入高深口小的篾篮内闷堆,置于烘房5—7天,促其黄变。霍山黄芽烘至七成干,堆积1—2天才能变黄。